第(2/3)页 烧汁渐渐浓缩、收干、被螺肉完全吸收为止。 此时的螺肉大约有七成熟,螺肉已脱离螺壳,可以挑出螺肉。 螺肉中粘上的烧汁都倒掉,一滴都不剩。 因为这第二道程序的目的除了是给螺肉增香、提香之外,也是再次去除螺內的杂质。 散发着热气的螺肉吸收了烧汁,原本白嫩的螺肉染上了迷人的琥珀色和异香。 螺肉本身的鲜香与木炭的烤炙之香、配料的芳香,酒的醇香融为一体! 龙汐毕竟是第一次做这道菜,对火候和时长都没什么把握,全凭悟性。 虽然以前听爷爷讲过做法,但是这道菜从螺的挑选(因为只获得一只螺,所以没得挑选),到烧螺所需的用炭量,从对火候的把控,到对烧制时长的掌握,都对厨师要着近乎严苛的要求。 螺肉太肥,不易灌入烧汁,太瘦,口感偏柴。 火候稍过,螺壳易裂。 烧制时间太长,肉质变老硬化火候不够。 烧制时间太短,螺肉不熟。 潮式烹饪是没有标准食谱的,全凭大厨自己多年烹饪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来作精准控制。 这既需要龙汐有巧手和玲珑七窍的心灵,更需要对烹饪美食的悟性。 挑出来的螺肉还要剔除肠和硬肉,用横切刀法将螺肉切成薄如蝉翼的螺片,这对厨师的刀工又是一种考验。 她将螺肉放在白胎瓷盘里,一会儿就摆成立一朵栩栩如生的金锦鲤。 最后,她用力敲出螺尾,因为螺尾是有如法国鹅肝一般的存在。 响螺在龙汐的手里,完成华丽的转身,来到了饭桌上。 坤哥哥、外婆、小鹿以及小鹿的妈妈范千千正坐在餐桌旁边等候着。 范千千之前得了严重的忧郁症,经过名医的治疗和小鹿的悉心照顾,现在病情已经稳定,不过还是得每天晚上临睡前吃一颗药。 坤哥哥笑着说:“这样最好,我最喜欢原汁原味的古法炭烧响螺。螺尾很香,一定要摆上。潮菜有规矩,如食客见无螺尾,食后就不付钱。” 他充满虔诚地尝了一口。 轰隆隆! 仿佛是春雷在口腔中涌动,电闪雷鸣,风云激荡,春雨飘洒,雨后又见彩虹! 那久违了的炭烧响螺美味体验,比溏心干鲍还要柔韧鲜香、回味无穷,瞬间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,直冲大脑皮层。 多巴胺迅速地分泌、聚集,让他重温第一次遇见龙汐的那份心动的感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