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八章 孕中放权-《外星男票饲养指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宁寿宫、乾清宫与坤宁宫陆续送了赏赐下来,清姐正要表现,跟着婆婆应酬交际,半点儿不愿懈怠。

    次日进宫,小公主看着琴思月(龙汐)的肚子问道:“姐姐,这是侄儿还是侄女呢?”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是号称秩同“皇储”的封国公主不假,没有徽号的小公主才是根正苗红的金枝玉叶,太祖皇帝称帝时几乎六亲灭绝,姑姑姐妹半个不存,高皇后只有两个儿子,皇帝是皇太后的独苗,到了永林这一辈才有小公主一个嫡女,太宗皇帝的皇女也有封国公主,却仅是皇帝表示友悌推恩赏赐。小公主与拉关系拼功劳的表姐、姑妈不同,她小人家生来就是公主的命,亲爹在位,妥妥的封国公主跑不掉;将来亲哥承统,顺理成章变为“封国长公主”;亲侄子当家,继续升迁“封国大长公主”;如果足够长寿,以后还会成为“封国太长公主”、“封国高太长公主”——待遇起码不能差过宋高宗时的明懿大长公主(此老为公主们的前辈榜样,本是宋仁宗庶出第十女,历经父辈的宋仁宗,同辈的宋英宗,小一辈的宋神宗、小两辈的宋哲宗、宋徽宗,小三辈的宋钦宗熬到靖康之乱,有趣的是,金兵压根没想过宋仁宗的女儿还会在世,因而幸运变为宗室的漏网之鱼。南宋建立后,这位老公主南渡安家,自恃尊行不断跟曾孙辈的宋高宗讨要恩赏,宋高宗一面封赏公主亲生的儿子一面还要提醒其他外戚‘这是特例,你们不许攀比’,最后实在忍受不了这位老祖宗的需索无度,只能如此劝说‘您老人家这样长寿,完全是仁宗皇帝的余泽,您对亲生儿子和庶出儿子也应该像仁宗皇帝那样一碗水端平才好’。想来公主是怕皇帝善心大发让庶子跟亲子待遇比肩,以后就不再讨要恩典了,即便如此,她老人家过世后皇帝还是辍朝五日以示悼念,亲自去公主府祭奠,老公主的子孙们全部升官一级)。

    综上可知,以眼下形势来看,除非金家被“革命”,小公主的人生轨迹基本上不会发生改变。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不用刻意讨好公主表妹,却也乐于把她当成成年人尊重:“你喜欢侄儿还是侄女儿呢?”

    小公主故作老成:“茂儿太淘,要是侄女儿,我肯定好好教她读书画画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笑了,皇太后搂过孙女向琴思月(龙汐)说道:“三韩进贡了高丽山参,你拿回去调养身子。”

    “您自己留着就是。”琴思月(龙汐)眨眨眼,“舅妈已经给了两支上好的,怕是早早堵着我的嘴防备来图您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太后指着琴思月(龙汐)向儿媳笑骂:“瞧瞧惯得她,当着面就敢编排长辈。”

    皇后笑道:“打小看着长成三个孩子的娘亲,性情是再没变过的。”

    太后摇摇头:“不过仗着你们明白她的诚心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把清姐叫来吧。”九月的京师尚有留存的残热,琴思月(龙汐)拿着扇子叹口气,“顾家的男人都是银样镴枪头,连自个儿媳妇都管不住。”

    春兰笑道:“您说自个儿呢!”

    黄凤清进了堂屋就见琴思月(龙汐)盯着对牌看,请安后惴惴不安站在一旁,还是春兰提醒自家主子:“二奶奶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”琴思月(龙汐)回转神思,“坐。”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沉吟片刻后说道:“我如今有了身孕,少不得又要你来操持家务,幸而是做熟了的事儿,不用我再多费唇舌。”

    “嫂子只管放心。”清姐赶忙表态,“我一定照看好全家上下,不让您失望。”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点点头,握住对牌递过去:“就一句话,出格的事儿不准干,咱们是积善之家,伤天害理的勾当想都不能想。”

    清姐嘴上答应,心里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何等老辣,自然看得出她的言不由衷,手上的对牌就没放下:“你再想想。”

    清姐摸不着头脑,还当琴思月(龙汐)翻了昔年旧账,便向她赌咒发誓:“我是顾门媳妇,凡事以顾家门楣为先,绝不任性妄为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琴思月(龙汐)松开手,“我信着你。”

    面上说相信清姐,心底里半点儿没有着落,传了四大管家进来敲打一回才稍稍释怀。

    琴思月(龙汐)并不知道,她的行事风格极大程度增加了清姐行事的胆量。

    满京城谁不知道,朝云公主将禁军堵在府外都没见圣人怪罪,比这个更严重的也就是竖旗造反了,顾家会造反吗?明显不可能!既然造反是底线,放点儿印子钱又算什么?清姐压根儿都没往自己身上去想。

    陪房来旺心里是有数的,他没敢坦诚清姐给的本钱都被逼着办了抚恤慈善,还敷衍着说放了长贷高利,清姐新掌家务,正在意气风发的时候,知道是来旺办熟的差事,也没有多心过问。

    隔了几日,琴思月(龙汐)去荣禧堂请安,恰听到张夫人和清姐说起人参短缺的话,因问道:“太太找参使?”

    “也不是我用。”太太解释,“三老太爷的孙子得了急症,大夫开了独参汤的方子,三老太太求过来,我让清姐先称二两应急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